
從搜索數據趨勢來看,桑葚酒真正開始傳播是在2013年,而2013年也是移動互聯網的真正來臨時間。
從2014年至2017年,每年都有一個波峰時段,那就是3月份至6月份,這時段就是桑葚3月份在南方開始成熟,然后到北方的6月份成熟,也就是說桑葚酒的傳播高峰就在桑椹成熟的時間段。
其他的月份,基本相同,桑葚酒每年的同期增長率相對比較低。
再看看紅酒的數據,
從數據來看,紅酒的銷售高峰期是在春節前,也就是說明,紅酒類,或其他酒類,年底的銷售才是正常現象。
目前來看,桑葚酒的營銷與市場規律還不算正常,到底是什么狀況?
一、桑葚酒的認知問題
消費者對桑葚酒的認知度是比較的低,從“桑葚酒”和“桑葚酒的功效與作用”的數據來看,他們搜索指數和規律基本一致,也就是說,消費者會習慣的了解桑葚酒的功效與作用,到底它的價值如何,這是認知問題。
目前來看,桑葚酒營銷的最大成本是教育消費者,一般來說,這是紅酒,大家都知道,而說這是桑葚酒,基本需要解釋,這就是教育的過程。
這也是酒類渠道商和經銷商難以接受的原因,教育成本。
二、品牌化的缺失
在中國,桑葚酒品牌大概也就是100個左右,但是基本沒做什么營銷推廣,大都是圈子傳播,除了醉蠶品牌和東方紫。基本沒有意識到品牌的知名度,美譽度,忠誠度的打造。
桑葚酒品牌化也是這幾年才開始的,如需要打造桑葚酒市場,至少需要100倍以上的品牌和資本化,大家猜一下,需要10年么,還是20年?
三、品類的多樣性
目前每個品牌的品類相對還是比較,也許有人說,單品都沒做好,做多個品類是不是更加困難,不過也是,一個人本來100斤重,想要200斤重,也需要時間的沉淀,所以還是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。
四、營銷的不力
移動互聯網時代,營銷就是傳播,桑葚酒在營銷傳播是沒有做到位的,很多是沒有做推廣的,特別在信息透明化的現代,營銷傳播需要加強,其實更重要的,桑葚酒行業應該抱團,共同打造桑葚酒品類在酒類的位置和地位。
五、過度強調桑葚酒的功效
酒就是酒,過于強調桑葚酒的功效,也會給予消費者的疑惑,現在的消費者已經不大相信一個產品是萬能的,我們應該如何定義桑葚酒呢?還是選擇桑椹本身的本質,單一出發。
現在連白酒都在打健康牌,桑葚酒也更加強調健康牌。
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?
還是需要做好自己的定位,品牌,營銷,市場,供應鏈,渠道,同時具有戰略與戰術布局。
延伸閱讀
哪些人比較適合喝桑葚酒?
冷空氣南下,桑葚酒真正發揮作用了
蘇秋貴:代理商如何選擇桑葚酒品牌?
為什么桑葚酒現在才開始流行?
